當前位置: 首頁 / 政務公開 / 政務新聞

大理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成效顯著

大理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成效顯著

  • 2023年10月18日
  • 來源:大理時訊
  • 【字體: 大  中 
  • 【打印文本】

近年來,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不斷健全城市濕地保護網絡,創新濕地修復保護模式,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成效顯著。2020-2022年洱海水質連續三年為“優”,湖體透明度提升至2022年的2.29米,達到近20年最高水平。

我市濕地資源稟賦優越,以洱海為核心,河流、湖泊、草甸、沼澤、坑塘等構成的濕地生境總面積26782.15公頃,濕地率15.40%,為典型高原湖泊生態系統。市內分布有洱海、羅時江2處省級重要濕地,形成了“自然保護區+風景名勝區+地質公園+水源保護地區”為一體的濕地保護體系,納入保護濕地面積共25209.04公頃,濕地保護率達94.13%。

工作中,我市從嚴從實從細做好濕地保護,構建濕地城市管理體系,成立“大理州濕地管理委員會”“大理市洱海管理局”濕地保護專門機構,強化市林業和草原局的濕地監測和監管職能,明確濕地資源專人專班管理,并積極配合州委、州政府制定出臺了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濕地保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,實現濕地資源保護有法可依。

同時,我市濕地保護力求注重科學、長效常治,先后與中科院、上海交通大學、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,全力推進以水源涵養林保護、入湖河流生態治理、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、城鎮生活污水控制、入湖河口濕地修復、湖濱緩沖帶截污、高原湖泊水生態修復為主體的洱海流域一體化保護和修復。

在此基礎上,持續推廣科普宣教,積極構建以政府引導、青少年教育、志愿者參與、基層保護理念提升為重點的全民參與體系,依托大理洱??破战逃行?、環湖濕地科普長廊,開展“世界濕地日”“洱海保護日”“濕地保護志愿者活動”等多形式的宣教活動,讓“洱海清,大理興”“保護濕地,就是保護美麗家園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促進濕地保護全民參與、共治共享。

下一步,我市將持續以“兩山理論”為指導、“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”項目為重點、國際濕地城市創建為契機,不斷探索濕地高水平保護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的新模式。

責任編輯: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